{$xintitle}
最佳回答
“《金瓶悔1一5扬思敏1996》在线观看-《金瓶悔1一5扬思敏199...”{$xintitle}
人民网伦敦11月3日电(沈逸人、余颖)在出版了二十余本关于中国当代议题的著作之后,英国历史学家、 政治学家、伦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所主任凯瑞·布朗教授近日在英国查思出版社出版‘china in five cities’(中译《五城记》)一书,把三十年来在中国的体验诉诸笔端,回溯起在呼和浩特、北京、上海、西安和香港五座城市生活的经历。这本满载着其个人回忆的新书,更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变迁的观察与思考。近日人民网在伦敦国王学院新书发布会后专访凯瑞·布朗教授,畅谈他与中国的不解之缘以及对当代中国社会的感悟。
布朗教授接受采访。许晨摄影
布朗教授说,他对中国的关注纯属偶然,直到八十年代末,他都以为自己会以英国文学作为专业领域,从未想过会在拥有与西方截然不同的社会形态、历史叙事和哲学传统的中国开启第二人生。
回顾往事,他与中国的渊源深厚:大学时期的老师曾建议布朗去中国看看。1991年24岁的布朗利用在日本工作的假期,第一次到访北京。彼时,他对中国的认知主要源于上中学时阅读英译版《红楼梦》的失败经历,以及在大学期间所翻阅的东方哲学和穿插在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古诗词。此后,他辗转来到墨尔本后,合租舍友也是一名汉语老师。回到伦敦后他苦读汉语,研习中国历史与文学。最终,布朗本着只有通过直接经历才能了解中国的初心,申请了英国海外志愿服务社(vso)的工作,被派往内蒙古医学院担任英语教师。
不过,布朗教授也提到,当时的他甚至并不确定呼和浩特是否说普通话、写简体字,只得暗自祈祷别枉费了这趟旅程。在1996年离开呼和浩特后,布朗又于2000年至2003年以外交官的身份居住在北京,同时致力于促进上海与利物浦两城的友好关系。自1994年起,布朗踏遍了中国的每个省份与自治区,在本书中,他还着重记录了令他感受颇多的西安和香港。
布朗教授谈到,他在写作此书时有两个目标,一是不讨论政治,二是不过于个人化。和以往根据国际关系而展开的内容不同,他在本书中以五个城市的文化背景、地理特征和日常生活的描摹为线索,以期还原出真实的中国。同时,布朗教授也坦言政治无处不在,即便他止步于描述中国城市的空间布局,读者也可以对地点的政治性有更深入的解读。与此同时,一本回忆录要做到抛去“个人化”的特质同样不易。
布朗教授解释道,他所追求的是一种“不同于自传体的叙述”,他通过对多感官体验的追忆和具体事例来比较、说明中西方差异,从记录老百姓的寻常生活出发,尽可能实事求是地从多方位来讲述中国故事。他的这种尝试是受到法国哲学家米歇尔·德·塞罗的启发: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从来都不是平凡而乏味的,它往往是一个更大的环境架构下的文化习俗和行为习惯之缩影,传递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和符号。
在被问及在这三十年来与中国人的交往中,什么是他最欣赏的品质时,布朗答道:“很多人都说中国人吃苦耐劳——这只是其中的一方面。在我看来,他们一直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良好的学习能力。比如,自197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就在仔细琢磨西方社会是如何发展的。”
这些年来,布朗教授从未停止感受、阅读、思考与中国相关的议题。并且,他能肯定的一点是,这样的学习是一条永无止境的道路——也许会产生新的疑问,他一直保持着从中国人身上学到的好奇心,孜孜不倦地致力于为西方人讲述中国故事。
他观察到,目前西方社会对中国的许多看法有失偏颇,“我们应该向中国学习,在真正了解中国之后再下结论。其实,最难以沟通的群体往往是那些自认为懂得很多的人。如果有人口口声声说他爱中国,却根本没踏上过中国的土地,这和那些说自己爱吃一盘菜却从未尝过其味道的人有什么区别呢?”
在布朗教授看来,要想了解另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思维方式,没有什么比亲身经历更有效的方式了。文化交流往往是双向的,他期待疫情得到控制后,中国再度打开国门,让对中国感兴趣、乐于学习的外国友人走进中国,只有亲身体验才是了解中国文化,促进中西方交流合作的务实之举。
在采访的最后布朗教授透露,他的新书 ‘china through european eyes: 800 years of cultural and intellectual encounter a reader’ 《欧洲人眼中的中国》即将出版,该书将讲述过去800年来莱布尼茨、伏尔泰、黑格尔、马克思等欧洲名家眼中的中国。